阿不思

阿尔布斯(Albus),又称白格罗申(Weißgroschen,源自拉丁语“grossus albus”,意为“白色格罗申”),是一种重要的银币,起源于中世纪晚期,在18世纪之前一直是西德货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Albus”源于早期银币明亮闪亮的银色,与当时常见的较暗的混合合金明显区分开来。阿尔布斯最初于14世纪末在莱茵兰地区(特别是特里尔、科隆和美因茨)被引入,并迅速成为贸易和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货币。
在钱币学领域,阿尔布斯在西德钱币史上占据核心地位。在其漫长的铸造过程中,它多次改变形状、重量和面值,但始终是地区流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7世纪和18世纪,阿尔布斯继续作为小面额硬币流通,但主要以2克鲁泽或半巴岑的形式出现,成为西南德地区典型的记账和实用硬币。此时,阿尔布斯已不再是早期高银含量的硬币,但其在贸易中的受欢迎程度和接受度始终未减。
阿尔布斯硬币的设计因地区而异,但常包含宗教或皇室符号。其中最常见的是所谓的“帝国苹果阿尔布斯”设计,其背面中央图案为帝国权杖。此外,还有城堡纹章、教堂守护神或风格化的城市景观,这些元素使阿尔布斯成为其时代文化与历史的珍贵反映。由于发行种类繁多且城市与教会领地间的铸币标准不一,阿尔布斯硬币如今已成为钱币收藏领域令人兴奋且多面性的研究对象。
对于钱币收藏家而言,阿尔布斯硬币不仅因其悠久的铸造历史而具有吸引力,更因其作为西德经济与政治发展见证物的意义。它体现了从中世纪向现代铸币体系的过渡,并展示了硬币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条件。由于在几个世纪和多个地区广泛使用,阿尔布斯硬币仍然是硬币作为连接日常生活、贸易和统治的纽带在旧帝国中的功能的迷人例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