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格罗申

布拉格格罗申银币是中世纪欧洲最重要的银币之一,在钱币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该银币于1300年在波西米亚国王瓦茨拉夫二世统治期间发行,伴随一场全面的货币改革,该改革推动了库特纳霍拉(库滕贝格)的银矿开采。当地开采的银矿为铸造这种新型高品质银币提供了原料,该银币迅速超越波西米亚国界,成为众多后续货币体系的模范。
布拉格格罗申重约3.5至4克,含银量极高,因此在商业交易中备受信任和青睐。其发行标志着波西米亚王国经济稳定,同时提升了该地区作为中欧金融中心的地位。格罗申的正面通常镌刻着波西米亚国王的戴冠半身像,并刻有“WENCEZLAVS SECVNDVS DEI GRATIA REX BOEMIE”(“波西米亚国王瓦茨拉夫二世,上帝恩赐”)的铭文,而背面则镌刻着波西米亚国徽(双尾狮)及“GROSSI PRAGENSES”(“布拉格大格罗申”)的铭文,明确标明其起源与价值。
在钱币学领域,布拉格格罗申币不仅是货币,更是政治权力的象征。由于其在神圣罗马帝国及更广泛地区的大量流通,它成为许多其他格罗申币的标准,例如萨克森、波兰和匈牙利的格罗申币。所谓的迈森格罗申或克拉科夫格罗申直接以布拉格标准为蓝本——这充分证明了波西米亚在这一时期强大的经济影响力。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布拉格格罗申的铸造方式在数十年间几乎未发生变化,这为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做出了重要贡献。直到15世纪,它才逐渐被新类型货币如克鲁泽尔(kreuzer)和塔勒(taler)所取代。然而,其在钱币学和货币史上的影响力始终未减。
如今,布拉格格罗申是钱币学家和历史学家珍视的收藏品。其艺术设计、对中世纪贸易的意义以及作为许多欧洲货币体系模型的作用,使其成为中世纪货币的杰出代表。在钱币学领域,布拉格格罗申因此成为高中古代货币中经济创新、政治策略与艺术品质相互交融的典范。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